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列表 > 青海省高原医学应用基础重点实验室(青海-犹他高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基本信息
实验室名称: 青海省高原医学应用基础重点实验室(青海-犹他高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室) 认证时间: 2018-08-06 研究领域: 高原医疗卫生
实验室主任
姓名: 格日力 性别: 手机号: 139****6441
民族: 蒙古族 就职单位: 青海大学 职称: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学历: 博士研究生 毕业院校: 日本信州大学 政治面貌: 党员
备注: 格日力,蒙古族,留美博士后,高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高原医学会常务理事、亚太地区高原医学会主席、国际低氧生理学术讨论会顾问。在40余年高原医学研究中,尤其是归国十六年来,不畏艰难,主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主持国家973项目、国家基金委多项研究课题,在高原低氧适应机制研究上取得标志性意义的国际性成果,发表论文219余篇(其中美国科学杂等国际顶级杂志15篇),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奖、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全球唯一基础医学奖。注重用科技服务民生,成果在青藏铁路建设高原病防治、玉树地震救灾高原病急救,以及促进高原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验室简介
基本情况: 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依托高原医学特色和研究优势,围绕开发大西北的发展战略目标,面向国际医学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沿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利用青藏高原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先进的科学实验研究条件,突出“高原、民族、地域”特色,在高原病防治和低氧适应机制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尤其是青藏铁路建设中高原病的防治、国际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青海标准”的制定、北京奥运会运动员的高原训练、玉树抗震救灾中高原病救治、世界首部高原土著动物——藏羚羊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藏族低氧适应的遗传学机制研究等方面获得重大成果,现已形成了具有良好研究基础和鲜明研究特色的科学研究基地。近5年来,依托高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平台,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国家基金委项目、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11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SCI收录论文50篇),包括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Genetics、PNAS、PloS Genetics等国际知名杂志;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参)编著作3部。 2003年获批青海省高原医学应用基础重点实验室,2005年获批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6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实现了青海高校博士点零的突破,2012年获高原医学国家重点学科,2014年获国家级国际合作示范研究基地,2014年成立了青海-犹他高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室,2015年,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的高原医学教学科研大楼正式启用。2016年《青海医学院学报》更名为《中国高原医学和生物学杂志》,成为青海省首个“国字号”科技期刊。2011年到2017年,已毕业博士研究生23名,在读博士研究生35名,已毕业硕士12名,在读10名。起初实验室的面积为60多平方米,目前已发展成6300平方米。实验室有细胞研究室、低氧生理研究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中藏药开发研究室、包虫病研究室、低压氧舱室等,拥有电子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膜片钳、高效液相色谱等大型仪器,形成了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①高原低氧习服和适应机制研究,②高原低氧的损伤机制及其干预措施研究,③高原人畜共患病的防治研究,④高原脑科学及脑疾病研究,⑤高原肠道微生态和健康,⑥中藏药药物研究。通过瞄准科学前沿,不断扩大我校高原医学学科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打造世界一流学科。
研究方向简介: 一、高原低氧损伤机制及其干预措施研究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和气候环境,大气氧分压仅为海平面的60%,环境低氧极为显著。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慢性高原病对急进高原和长住人群的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这里已成为世界上高原病高发区之一。因此,加强高原低氧损伤致高原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已迫在眉睫。2017年度依托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人类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NR3C1)与急性重症高原肺水肿(HAPE)遗传易感性研究”开展了高原低氧损伤致高原肺水肿发病机制研究。本项目从NR3C1基因入手,以高原肺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该基因的外显子序列和多态性位点进行了测序及相关性分析,项目研究发现rs6194、rs17287745、rs17209237等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倍体型1[AACACTCAAGTG]和单倍体型2的[GGAGCACGACCG]在HAPE和对照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OR CI95%为2.044(1.339~3.120),P=0.0008]、[OR(95%):0.573[0.333~0.985,P=0.04]);发表论文6篇;筛选出相关多态性位点可以作为初步判断罹患高原肺水肿风险的分子指标之一,将为评估人群罹患高原肺水肿风险和高原病治疗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高原人畜共患病的防治研究 泡型包虫病是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的特色地方病,具有发病范围广、恶性程度高、预后效果差的特点,临床有“虫癌”之称。广大人民群众饱受包虫病的危害,是我省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包虫病的防治研究已刻不容缓。根据我多年下乡调研的所见,我发现目前我省包虫病的防控存在以下不足: 1缺乏早期诊断方法,目前包虫病的诊断依然依赖B超、CT等影像学方法,往往经影像学确诊的病人已经进入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 2终末宿主(犬)的防控缺乏有效及可持续的方法,目前我省对于包虫病传染源的防控还依赖畜牧兽医人员每月下乡投药。我省牧区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投药驱虫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该方法是不可持续的。 1)、包虫病循环DNA诊断试剂: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血浆循环DNA的包虫病早期分型诊断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的研发。目前该方向已申请专利2项。2017年赴阿尔及利亚参加世界包虫病大会并以Poster形式展示了包虫病早期诊断最新成果。包虫病检测试剂盒已于2018年3月通过cFDA创新通道审评通过即将开展临床实验研究。 2)、针对终末宿主的疫苗研制:针对泡型包虫棘球蚴表面抗原设计并建立了亚单位疫苗LTB-EMY162和多表位疫苗LTB-AE的原核表达体系。初步的小动物免疫结果显示,两个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并在小鼠体内具有预防棘球蚴感染的药效学作用。目前该方向已申请专利3项。2017年赴阿尔及利亚参加世界包虫病大会并以大会报告形式介绍了疫苗研究进展,2017年11月至3月与日本北海道道立卫生研究员合作,开展终末宿主疫苗评价,其抑制寄生虫定植率达85%,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发表文章2篇,申请专利4项。 2017年格日力教授参加了上海复旦大学脑科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科学家推进中国脑计划研讨会”,聆听了教育部科技司高润生副司长,复旦大学杨雄里院士、裴刚院士等领导和学者的讲话,并进行了交流。根据会议精神,格日力教授回青后,确定了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在“高原脑科学”领域未来发展目标:首先联合西部建立“西部地区脑科学与脑疾病创新联盟”科研团队;第二,制定出具有环境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脑科学与脑疾病”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方向和内容要能够体现出“一带一路”精神,要包含国家安全意识,要考虑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对脑健康的影响。相关计划已经制定出,并呈送教育部高教司相关部门审核。 三. 高原脑科学相关研究的开展 2016年6月在西宁举办了第一届“高原脑科学及脑疾病高峰论坛”,国内知名脑科学专家齐聚西宁,对“高原脑科学与脑疾病计划”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继其之后,研究中心“高原脑科学”研究团队,一方面与“中国脑科学计划”核心团队继续保持接触,一方面对相关领域开展了初步的研究。2017年格日力教授参加了上海复旦大学脑科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科学家推进中国脑计划研讨会”,聆听了教育部科技司高润生副司长,复旦大学杨雄里院士、裴刚院士等领导和学者的讲话,并进行了交流。根据会议精神,格日力教授回青后,确定了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在“高原脑科学”领域未来发展目标:首先联合西部建立“西部地区脑科学与脑疾病创新联盟”科研团队;第二,制定出具有环境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脑科学与脑疾病”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方向和内容要能够体现出“一带一路”精神,要包含国家安全意识,要考虑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对脑健康的影响。相关计划已经制定出,并呈送教育部高教司相关部门审核。 继“高原脑科学及脑疾病高峰论坛”之后研究中心组织人员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脑科学的研究:1.青海地区中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流行病学研究:对4300米地区和2260米地区共计1300多人进行有关认知功能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研究,研究发现有认知功能损伤的比例占7%,符合国内相关研究范围5%-10%。至于其发生是否与高原低氧有关,尚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2.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蛋白生物信息研究: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蛋白抗原表位的生物学信息预测”,发表在2017年《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2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进展”发表于2017年《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发表于《国际精神病学杂志》上。“高原脑科学”研究团队成员获得科技厅资助项目1项,校级课题1项和卫生厅自主项目1项,并申报课题1项。 四、高原肠道微生态和健康 通过对低氧环境下小鼠肠道细菌感染模型研究,发现低氧可抑制宿主产生保护性肠道免疫反应,降低其抵抗消化道病原菌感染的能力。通过研究建立的低氧C.rodentium肠道细菌感染模型表明,低氧可影响肠道屏障功能维持,并同时通过降低Th1、Th17反应进而影响T细胞活化,抑制小鼠肠道产生保护性肠道免疫反应,降低其抵抗消化道病原菌感染能力。低氧不仅影响肠道屏障功能的维持,还可通过降低DCs 表达细胞因子及共刺激因子等的能力,间接影响T细胞成熟活化,同时通过降低Th1、Th17细胞的反应性进而抑制宿主保护性肠道免疫,最终可损伤宿主的肠道防御能力,降低其抗病原菌感染的能力,增加肠道对病原菌的易感性。 该方向立足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对高原低氧环境影响免疫学机制方面做了相关研究,明确了低氧对机体抵抗消化道病原菌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的影响。建立了比较有效的低氧环境下小鼠肠道细菌感染模型,为后期的实验和今后对小鼠肠道细菌感染的研究提供了支持。发表论文3篇,获奖1项,人才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3名. 五、中藏药药物研究 在中藏药药物研究方向,开展了唐古特红景天活性部位群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药效学研究及化学成分研究。前期在体外舒张肺小动脉血管机制研究中发现,唐古特红景天活性部位群能够促进内皮细胞NO 的释放,并通过NO-cGMP- PKG-BKCa 通路和钾离子通道的开放,使肺小动脉血管发生舒张。进一步在低氧模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中验证了其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及肺小动脉血管重构作用,并发现其能明显抑制低氧诱导Cyclin-D1 和CDK4 蛋白的表达及p27kip1 蛋白的降解,从而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 期,进而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s 增殖。并通过UHPLC-Q-TOF-MS/MS鉴定了活性部位群中38个主要化学成分。确定了唐古特红景天活性部位群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多个作用靶点。这将为红景天预防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后期的药物质量标准的完善及红景天的二次开发奠定了基础。此外,在研究传统用于心热病的三味檀香散在低氧模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中能有效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及肺小动脉血管重构作用,具体机制尚在研究中。这将为三味檀香散进一步扩大临床适应症提供科学依据。发表学术论文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实验室可对外服务事项: 主要创新在于充分利用特有的、青藏高原丰富的生物资源,即高原适应人群和动物、以及高原病患者的相关信息,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开展高原低氧适应与损伤的机制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系统鉴定出与高原低氧适应相关的基因,并对这些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国际合作,特别是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紧密合作有关。由于我们在高原医学领域合作成果丰富,2014年在西宁组建了青海-犹他高原医学联合实验室。 国内合作: 1、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合作项目:低氧与红细胞增多症的分子机制; 国际合作: 1、 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合作项目:(1)藏族适应高原环境的遗传学机制研究;(2)青海蒙古族全基因组测序及天骄一号的诞生;(3)高原肺水肿遗传学研究。 2、 圣地亚哥大学医学院,合作项目:低氧对高原动物组织细胞亚结构影响的研究。
检验检测资质情况:
实验室总面积: 14400.00平方米
实验室用房面积: 6300.00平方米 实验室用地面积: 7300.00平方米 实验室办公面积: 800.00平方米
实验室联系人
姓名: 王海洁 手机: 139****6441 邮箱: 360112425@qq.com
实验室固定人员
姓名 身份证号 职务/职称 学历水平 专业 人才称号
张伟 63**************17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低氧生理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系列学科带头人
靳国恩 51**************38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低氧生理 暂无
芦殿香 63**************29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中藏药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系列学科带头人
杨全余 63**************3x 高工/副研究员 大学本科 低氧生理 暂无
杨应忠 63**************35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基因工程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系列学科带头人
汤锋 63**************18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生物 暂无
马兰 63**************29 高工/副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细胞工程 暂无
李占强 63**************33 高工/副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中藏药 暂无
王海洁 63**************24 其它 硕士研究生 临床医学 暂无
马燕 63**************2x 其它 博士研究生 细胞生物 暂无
马爽 63**************41 其它 硕士研究生 细胞工程 暂无
白振忠 63**************11 高工/副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蛋白免疫 暂无
嘎琴 63**************19 高工/副研究员 大学专科 临床医学 暂无
乌仁塔娜 15**************01 其它 博士研究生 免疫学 暂无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姓名 单位 职称 学历水平 专业 实验室职务
杨焕明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基因工程 主任
崔森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血液内科学 委员
王晓明 首都医科大学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神经内科学 副主任委员
范明 军事医学科学院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神经内科学 副主任委员
王立生 军事医学科学院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血液学 委员
刘永年 青海大学医学院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大学本科 生理学 委员
巴桑卓玛 西藏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高原医学 委员
实验室依托单位
单位名称: 青海大学 单位性质: 高校 主管部门: 青海省教育厅
实验室介绍图片
实验室介绍视频